類 風 濕 性 關 節 炎

 

一、    什麼是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發炎性疾病,其主因是身體免疫系統發生異常,導致關節滑膜發炎¸進而出現紅、腫、熱、痛的現象,最後導致關節變形。

在台灣約有十萬人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最容易發生的年齡是30-40歲之間,男女比例約為1:3-4,除侵犯四肢關節外,也可能造成眼睛、肺臟、神經和心臟血管的病變。

 

二、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症狀

早期症狀:

          關節紅腫、發熱、疼痛

          晨間起床,有長時間僵硬

                                  

          受犯關節多為對稱性

          主犯手指、手腕、腳趾及膝關節

晚期症狀:

          多數關節持續腫痛

          關節變形

          肌腱斷裂

          肌肉萎縮              

          神經受壓迫

三、    怎樣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

 依照美國風濕學會的診斷標準,若符合下列四個以上條件,便可達成診斷:

(一)    晨間關節僵硬

(二)    對稱性關節發炎

(三)    手指或手腕關節發炎

(四)    三個以上關節發炎

(五)    皮下可摸到類風濕結節

(六)    血清類風濕因子陽性反應

(七)    關節X 光病變

最近,高頻率關節超音波的檢查,可提供更早期的診斷及更準確評估關節發炎的嚴重度,對於早期治療甚有幫助。

                

四、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目標是以減輕疼痛、控制發炎及預防畸形為主,一般則以藥物治療、物理治療、運動治療為主要的治療方式。

(一)藥物治療:

1.       非類固醇消炎藥:具有消炎、消腫及鎮痛的作用,但不減緩此病的免疫活動性。藥效可因人及病情而異,這類藥物主要的副作用是胃腸不適、胃潰瘍及上消化道出血,且可能影響腎臟,所以須依照醫師處方服用。

2.       類固醇:可有效且迅速消炎、消腫及鎮痛。一般均使用低劑量維持治療,當病情好轉,醫師會慢慢減低劑量,甚至停服。若在風濕科醫師指導下使用,很少產生副作用。

3.       抗風濕藥(免疫調節藥):此類藥物可真正改善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程,而達保護關節的作用。但須使用較長的時間(平均6-8週) ,患者才感受其功效,而且須在有經驗的醫師指導下使用這類藥物,以減少較嚴重副作用的發生。

中藥、草藥、跌打藥等:此類藥物缺乏臨床研究實據,加以現狀對草藥沒有監管,其藥性與含量不一,有些更可能加入類固醇、止痛藥或重金屬等,若隨意服用,對身體可能有害。                    

(二)物理治療:

休息及冰敷:關節急性發炎時,須減少受影響關節的活動,必要時可使用冰敷(每次15分鐘,每天2~3次)。

1.       正確的姿勢與關節的保護

1)儘量使用較大和有力的關節    

              

   應用整隻手去把碟托著         不應只是用手指來取碗碟

                 

    應盡量用大關節            不應用手指長時間提取重物 

2)避免做一些加速關節變形的動作

                    

    應以手掌加以壓力來扭動瓶蓋   以手指扭動瓶蓋會加速手關節向尾指關節變形

                   

    應用雙手提取重物             不應單手提取重物

3)避免關節長期維持同一位置

                               

   應將筆桿加粗,及作定時休息,舒展手部    長時間執筆會使手指過度屈曲

 

 

 應定時變換坐姿,及舒展筋骨    不可長時間固定坐姿

4)使用關節托架或支架

 

 

手托-保護正發炎的手部關節,將手腕及所有手指固於一個防止關節疼痛及變形的位置上                    手指支架-矯正鵝頸變形的手指,預防變形加速

   3.輔助器具的使用:可提昇患者的自我照顧能力

                         

    水喉開關輔助器                  長臂取物夾   長柄刷

                   

    如坐廁太矮,可加高             長柄刷

4.       復健治療:當關節發炎減退後,可予以合適的復健治療,包括熱療、水療、電療及運動治療。

5.       其它日常生活及衣著方面:日常生活應妥善安排,減少繁雜沉重的工作,以減少體力的消耗。

                                       

(三)運動治療:

適當的關節運動有助於

1.       防止肌肉萎縮

2.       有助於改善關節的活動度

3.       增加肌腱及韌帶的柔軟度

4.       增進血液循環

5.       改善整體關節的功能

 

 

五、如何減輕您的疼痛?

 

(一) 當您的關節正處於發炎期,並且很痛時,應儘量讓它休息,並維持關節功能性的位置。

(二) 長時間關節固定不動,反而會增加您關節的疼痛,故當發炎期過後,您應與醫師商量選擇適當的運動。

(三) 寒冷會使您的肌肉收縮,增加關節的疼痛僵硬,故您應經常保持身體及關節的溫暖,例如多加衣服、穿襪子、戴手套。

(四) 勿蓋太重的棉被,以防壓迫到關節,造成疼痛或活動受阻。

(五) 依照醫師指示服藥,使用冷、熱敷,來減輕關節的疼痛。

 

六、    如何預防關節變形?

 

(一) 睡覺時,您應選擇較硬床墊,平躺仰臥,雙手臂伸直,掌面朝上,膝下不放枕頭,以免造成髖、膝、足踝關節的攣縮。

(二) )您應選擇有扶手,椅背平,椅面比一般椅子高三至四吋的椅子,這樣可預防您的髖、膝關節過度屈曲,並且較容易站起和坐下。

(三) 常穿拖鞋,亦使您的腳更加變形,故您應穿著舒服合適的鞋子,這樣也比較安全,不易滑倒。

(四) 每日俯臥三次,一次20~30分鐘,這樣可以減少髖關節的屈曲、攣縮。

(五) 不論站立或坐下,均應保持脊椎平直。

(六) 必要時,使用輔助性器材(如柺杖、助行器、輪椅),減輕關節負擔。

        

 

七、    日常應注意之事項:

 

(一) 對正在發炎的關節不要按摩,因為按摩會使發炎更加嚴重。

(二) 不可做手指用力屈曲的動作(例如緊握橡皮球、用力握菜刀),水龍頭的開關採水平式移動,且勿用力扭轉毛巾,因這會使關節炎的手更加變形,故您應做手指伸展的運動。

(三) 早晨醒來,先在床上活動關節,再行下床,可減輕僵硬疼痛。

                            

(四) 久坐之後,膝部有僵硬感,可在站起之前,先屈曲和伸展關節數次,使之柔軟靈活,再行站起。

(五) 給予安全之預防措施,如行走時使用輔助器,浴室內應有扶手。

(六) 均衡飲食並適當的控制體重,以減輕關節的負擔。

 

由於類風濕性關節炎所造成的身體功能障礙,常會為日常生活帶來許多困擾,而影響了生活品質,故請您務必依照醫師的指示及護理人員的教導,按時服藥及正確執行復健運動,因為,他們不僅可以促進您身體的舒適,也可減低您關節變形的機會,進而改善您的生活品質。

 

 

                

 

品質優先、視病猶親、突破創新

新世紀、新願景、新希望、新中榮

免疫風濕科醫師專家檢視

台中榮民總醫院護理部編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R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