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何為肝硬化:
肝臟廣泛性的發炎和纖維變性,造成肝臟組織變化
產生結節和肝功能不良。
二、 症狀及合併症:
1. 身體消瘦,但有腹水。
2. 下肢水腫。
3. 腹壁靜脈血管清楚可見。
4. 食道靜脈瘤。
5. 蜘蛛痣、痔瘡。
6. 男性女乳化。
7. 手掌發紅。
8. 貧血,且有易出血現象。
9. 肝腦病變導致意識不清。
10. 腹發性肝炎症狀及易感染。
三、哪些情形易造成肝硬化?
1. 經常酗酒。
2. 服用某些傷肝藥物。
3. 病毒感染,如肝炎。
4. 營養不良。
5. 膽道或血管性疾病。
6. 自體免疫性肝病。
四、診斷方式:
1. 腹部超音波。
2. 電腦斷層掃描。
以上檢查需禁食6-8小時,返回病室後即可進食,另外可配
合抽血的檢查。
五、治療:
通常得到肝硬化只有支持療法,因為肝硬化是不能恢復的,
所以治療目的,在於阻止肝功能繼續惡化,以及控制合併症
的產生所做的症狀治療。
六、日常生活注意事項:
1. 若有腹水、下肢水腫,需採低鹽飲食,避免鹽分較高的食物,如:醃漬食品、罐頭、蜜餞、麵線等,但可吃高蛋白食物,如:魚、肉、蛋、奶類,減輕水腫。
2. 每天磅體重並注意小便排出量,可監測腹水及水腫變化。
3. 若有肝腦病變則採低蛋白飲食,並保持大便通暢,每天排便至少一次以上。
4. 在醫師指導下服藥,減少肝臟負擔,並適當補充維生素。
5. 若有吐血或便血,需立即住院治療。
6. 定期門診檢查肝功能及超音波追蹤,生活規律,勿過度操勞,要有足夠的休息。
7. 絕對不可飲酒,以免造成肝細胞的繼續破壞。
8. 阿斯匹靈等止痛藥盡量不要使用,因為肝臟凝血因子製造功能失常,服用這些藥物會使食道靜脈瘤出血及胃潰瘍出血惡化。
9. 注意解便顏色,如呈黑色或紅色,則立即求醫。
10. 若皮膚或眼睛鞏膜有黃疸及小便呈深茶色,則可至門診檢查。
品質優先、視病猶親、突破創新
新世紀、新願景、新希望、新中榮
經胃腸科醫師專家檢視
台中榮民總醫院護理部編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