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慢性肝病發生的原因主要是由B型或C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引起,而臺灣是B型肝炎帶原率非常高的地方,在B型肝炎疫苗問世之前,平均每5~6人中就有一人為B型肝炎的帶原者,此外,C型肝炎病毒帶原率約佔總人口2-4%,感染C型肝炎的人80~90%會發展為慢性肝炎。20年後,有20%以上會演變為肝硬化,這些病人每年有3~6%發生肝細胞癌的機會,所以肝炎的防治是一項重要的課題。
二、解剖生理:
肝臟位於人體右上腹部,分左右2葉。它有解毒、製造及分泌膽汁、代謝、儲存營養等功能,猶如身體的化學工廠。
三、肝炎的種類:
1. 病毒性肝炎:是指病毒侵入體內,在肝細胞內繁殖,所引發之肝細胞發炎。因病毒種類不同,可分爲A型肝炎、B型肝炎、C型肝炎、D型肝炎及E型肝炎,其中A型肝炎、B型肝炎、C型肝炎是台灣最常見的慢性肝病。
2. 藥物性肝炎:由藥物所引起。例:部份抗結核藥物、麻醉藥品、抗癲癇藥品,或是坊間部份的中草藥或補品,有的食用後反而增加肝臟的負擔。
3. 酒精性肝炎:喝酒過量後因肝臟需負擔過多的乙醇所引起。
4. 代謝性肝炎:威爾遜氏症,鐵質沉著症,但較為罕見。
四、傳染途徑:
(一)A型肝炎:經由污染的食物或飲水經口傳
染。
(二)B型肝炎:又可分水平傳染與垂直傳染兩種
1.水平傳染:如輸血、血液透析、使用受病毒污染之注射針頭、針灸、紋身、紋眉、穿耳洞、穿體洞、共用刮鬍刀或牙刷。
2.垂直傳染:週產期經由B型肝炎帶原的母親
傳染給嬰兒。
(三)C型肝炎:經由輸血或血液製品、血液透析、使用病毒污染之注射針頭、針灸、紋身、穿耳洞、共用刮鬍刀或牙刷及部份原因不明之感染。
(四)D型肝炎:經由污染的血液或體液感染,嫖妓是主要的傳染途徑之一。一般D型肝炎與B型肝炎必須同時並存。
(五)E型肝炎:傳染途徑與A型肝炎相似,都是經由污染的食物或飲水傳染。
五、臨床症狀:
肝臟實質因無神經分佈,所以肝炎大都無症狀,大
部份是抽血檢查時(肝功能指數上升)才發現自己有
肝炎。少部份有下列症狀:
1. 發燒、出汗、畏寒。
2. 肌肉酸痛。
3. 食慾不振、噁心、嘔吐:在A型及E型肝炎較明顯。
4. 全身無力及疲倦:在B型肝炎較明顯。
5. 嚴重時會有黃疸出現、茶色尿。
六、肝炎的治療方式:
(一)病毒性肝炎
1. A型肝炎:它屬於自癒型的急性病,患者大多自行痊癒,通常只要給予支持性治療即可。
2. B型肝炎:
(1)藥物治療:Lamivudine、Adefovir(干
適能)、Telbivudine(喜必福)、Ente
cavir(貝樂克)等:為口服抗病毒藥
物,可有效降低血中B型肝炎病毒的濃
度,副作用少。療程:視病情而定。
(2)干擾素:Interferon-α 5M IU 每週皮下或
肌肉注射3劑,或長效型干擾素每週注
射一劑,療程 6或12個月。
3. C型肝炎:干擾素(Interfron-α) 3M IU 每
週皮下或肌肉注射三劑或長效型干擾素每
週注射一劑 + 口服藥Ribavirin(蕾巴威
林),每日口服600-1200mg,療程6或12個
月。
4. D型肝炎:與B型肝炎同。
5. E型肝炎:與A型肝炎同。
(二)酒精性肝炎:戒酒。
(三)藥物性肝炎:停藥。
七、肝炎的預防:
(一) A型肝炎:注意飲水、飲食衛生及衛生習慣。(例:公筷母匙,拒絕生食。)目前有疫苗可用。
(二) B型肝炎:
1. 未受感染者包括出生的嬰兒都應接受B型肝炎疫苗注射。
2. 若是帶原者,看病時應主動告知醫護人員。
3. 性伴侶及家庭成員都應接受肝炎篩檢。
4. 若非必要,不要輸血,帶原者嚴禁捐血。
5. 勿與他人共用牙刷、刮鬍刀及針筒等。
(三) C型、D型肝炎:
1. 若是帶原者,看病時應主動告知醫護人員。
2. 性伴侶及家庭成員都應接受肝炎篩檢。
3. 若非必要,不要輸血,帶原者嚴禁捐血。
4. 勿與他人共用牙刷、刮鬍刀及針筒等。
5. 避免涉足風月場所。
(四)E型肝炎:與A型肝炎同。
八、肝炎的癒後:
1. A型肝炎:大多會痊癒,而不會變成慢性肝炎,不到千分之一會導致猛爆性肝炎。
2. B型肝炎:B型肝炎帶原者得肝細胞癌的機會是非帶原者的150倍以上。
3. C型肝炎:急性C型肝炎85%變成慢性C型肝炎。20 % - 40 %會演
變成肝硬化、20%變成肝癌。
4. D型肝炎:會變成慢性肝炎。
5. E型肝炎:只會造成急性肝炎,不會演變成慢性肝炎。
九、飲食注意事項:
1. 高熱量:可補充病人消耗的體力。
2. 高蛋白:幫助肝細胞的修補,最好是植物性蛋白(如米飯、黃豆),
比較好消化,但嚴重肝腦病變病人宜減量攝取。
3. 適量脂肪:可減輕肝臟負擔(體脂肪率控制在30﹪以內)。
4. 補充維他命(如維他命B群、維他命D、維他命K)及礦物質(鉻、 鈷、 銅、氟、碘),供給肝臟充份營養(如動物性的有蛋、奶、肉類、魚類、家禽類 、 植物性的有豆類、核果類及五穀根莖類)。
5. 少量多餐:比較好消化。
6. 忌酒精,因為過量喝酒容易使B型及C型肝炎帶原者惡化演變為肝硬化。
十、結語:
肝炎病患平時應避免亂服成藥,飲食方面多吃新鮮天然的食物,少吃加工醃漬處理或過期食物並避免過度勞累及大吃大喝,至少每3~6個月追蹤一次肝功能檢查,每6~12月做一次肝臟超音波掃描。如此保養與定期追蹤,可使疾病的傷害減到最低,如果想要擁有彩色人生就必須做到預防勝於治療,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效果最佳。
品質優先、親病猶親、突破創新
新世紀、新願景、新希望、新中榮
經腸胃科醫師專家檢視
台中榮民總醫院護理部編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