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前言
保持健康的第一秘訣,就是要有充足的睡眠。每個人幾乎都有失眠睡不著的經驗,白天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情緒煩躁不安。它並不是一種疾病只是表示夜間睡不好而造成第二天疲倦各種不同經驗的一種主訴症狀而已。
二、定義
失眠室一種主觀的訴求疾患,可分為
(1) 睡眠的量不夠,比以往無法無法得到足夠時間的睡眠;
(2) 睡眠品質不好,雖然有足夠的睡眠,但總感到睡眠不安穩。
三、類型
失眠依型態可分為三類,可單獨也可以混合存在。
(1) 入睡困難型:即躺在床上超過一小時以上還不能入睡
(2) 時睡時醒型:即躺在床上很快能入睡,但半夜時睡時醒
(3) 早醒型:即一躺在床上很快入睡,凌晨一二點就醒了。
三、病因
(一) 心理因素:心理社會壓力,有任何不如意及煩惱擔心的事,均可能產生失眠。嚴重的精神疾病,譬如精神分裂病,嚴重憂鬱症,躁鬱病,也會產生失眠現象。
(二) 環境因素:睡眠時的環境如溫度、燈光、雜音、舒適度等都會影響造成失眠。某些人經常商務旅行,搭乘飛機至遠方,由於時空遷徙,個人的作息因為晝夜改變,一時無法調整,通常經過幾天的調整,失眠的問題可逐漸的改善;有些人因工作需要輪值三班制,換班時也會因一時無法適應新的作習表而睡不著。
(三) 醫療因素:各種不同的疼痛及任何不舒服的情況,常見有牙痛、心絞痛、手術後即任何原因引起的夜間頻尿,會由於疼痛難受而無法入睡;有些內外科服用的藥物,像中樞神經興奮劑、氣喘藥等,若服用後失眠者,最好避免夜間服用。
(四) 刺激物之應用:酒精、茶、咖啡、可樂及帶有對中樞有刺激性的藥物,會造成失眠。
(五) 年齡因素:在正常老年人有睡眠時數減少及夜間清醒次數增加的傾向。
四、治療
失眠的治療,最重要是針對失眠的原因著手。可分為以下治療方法:
(一) 良好睡眠習慣秘訣:不宜臥床過久;清晨按時起床;不要午睡;睡前避免大餐;腹式呼吸法;晚餐後不飲用酒、咖啡、茶,最好也不要抽煙;定時適當運動;肌肉鬆弛法,以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二) 心理治療:可用衛教及再保證的支持性心理治療來減輕患者對失眠的害怕,可自我暗示一些詞句,例如「失眠不會造成對生命的威脅」。也可學習表達內心的情緒或調適外在壓力。
(三) 藥物治療:安眠藥物應用可達立即效果,這些藥物短暫少量的使用,都相當有效而且少危險。但其藥效在二星期後都會慢慢降低,患者應與醫師盡量配合,千萬不可隨便停藥,使失眠惡化。
五、失眠病患與家屬居家照顧注意事項
病患方面:
1、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
2、和醫師合作,盡量配合,依醫囑按時服藥及減藥。
家屬方面:
1. 適當的肢體按摩、聽音樂也能讓患者較易入睡。
2. 減少白天躺床睡覺時間,可以安排一些患者平常白天可以做
的運動;儘量鼓勵患者白天活動。
3. 睡前不要讓他(她)喝太多水,並且提醒先小便再上床睡覺。
4. 適當的肢體按摩、聽音樂也能讓患者較易入睡。
5. 避免環境吵雜、佈置安靜的睡眠環境。
6. 必要時依醫師處方給予少量鎮靜安眠藥物服用。
7. 注意安眠藥的收藏,以免患者一次吞服造成危險。
品質優先、視病猶親、突破創新
新世紀、新願景、新希望、新中榮
經精神科醫師專家檢視
台中榮民總醫院護理部編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