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鬱症的藥物治療
一、何謂躁鬱症
躁鬱症(雙極性情感型精神病)是一種週期性情緒過度高昂或低落的疾病。其情緒波動起伏較正常人大,持續的時間也長,且會影響一個人的社會生活及生理機能,是急性精神病房中,僅次於精神分裂症,第二常見的精神疾病。
二、病因
1. 大腦內神經傳導物質或腦神細胞膜上之離子運送的失衡。
2. 遺傳因素:
3. 生活中因某些不愉快的事情或疾病而影響了心理狀態
三、臨床表現
躁鬱症人初次發病大都以鬱症表現(女約75﹪,男約67﹪),接著會經歷多次躁期與鬱期。然而筆者臨床經驗中,初次住院被診斷為躁鬱症患者,大多是躁症發作。這一方面常是因躁期有許多干擾或壞的行為,家人受不了患者暴躁不安,晚上不睡覺、到處亂跑、亂花錢、滔滔不絕地大談不切實際的事,不斷招惹事端,甚至玫擊別人,而不得不帶病人就醫;相對的,鬱期發作時,若非嚴重到不吃不喝或自殺行為,常常會被當成內科疾病在門診追蹤治療。另外據統計,約有百分之十至二十患者,一生中僅呈現躁症發作,而未有鬱期出現,初次發病大多在三十歲。一次未治療的躁期大致維持三個月左右,而鬱期會稍為長一些。
鬱期,患者出現身體的症狀如:腸胃系的不適、頭痛、背痛等抱怨,有時還會伴隨神或身體層面的焦慮,因此常被患者甚至醫師當內科疾治療。另外一些常見的症狀還包括:胃口變差、不想說話、睡眠障礙、
四、治療
目前躁症的藥物治療,以鋰鹽為主。但是對於已經急性發作之患者,常需合併其它的精神科藥物如Benzodiazepine及抗精神病藥物為輔。對於少數用藥物仍極難控制病人(括急性躁症或鬱)醫療上可考慮用電痙治療(電療)。治療會先徵求病人或家屬同意。電痙治療其副作用是短暫性且可恢復的,如短期記憶力變差(通常在三至六個月內會恢復)、頭痛(一般二十四小時內會恢復)。
急性躁症住院病人會不斷地干擾病室寧,甚至出現言行挑釁及吵架等躁行為,照科格外費心。除了鋰鹽或癲通,經常使用鎮靜效果較強的抗精神病藥物,再加上一種Benzodiazepine有時鎮定安眠的藥效,當有暴力傾向或行為,為了維護病患安全可接受暫時性的隔離或保護性約束。鬱症發作而住院者,常有強烈的死亡意念,因此防範自殺顯得格外重要。
五、鋰鹽治療
鋰鹽能增進胞之穩定度,減低神經傳導功能,具有安定情緒之作用。使用鋰鹽可達百分之七十左右預防發病效果。若是二年內發作二次以上,則考慮長期服用鋰鹽。在考慮服用鋰鹽之,前通常會先檢查腎、甲狀腺功能。有腎功能障礙或嚴重心臟病患者不適合用鋰鹽治療。初服用時常會有手徵抖、口渴、噁心、腹部不適、稀便等症狀,這些在服用鋰鹽時續一般時間後往往會自行改善;而長期服用鋰鹽有時造成輕微甲狀腺腫大,必要時可服用甲狀腺素;有些患者則有口齒不清、嗜睡、嘔吐、暈眩或腹瀉的情形出現,須考慮到是否為血中鋰鹽濃度過高所起的中毒現象,須緊急送醫。
急性躁鬱期過了,患者通常會恢復至正常水準。患者或其家屬常對疾病缺乏瞭解或而吃鋰鹽不適而無法持續服藥,自行停藥,導致再度發病;家屬及病患應建立對疾病的正確觀念,幫助患者養成服藥習慣與給患者適當支持。遵從醫師指示,按時服用藥物及返診追蹤。
六、病患與家屬居家照顧注意事項
躁鬱症是預後良好的精神疾病之一,若規則治療則其中僅約有10到15%的人一輩子只發生一次,45%的人功能正常但復發一次以上,另外30%功能部份缺損,剩下的10%則會慢性化。
*病患方面:
1、依醫囑按時服藥,門診追蹤,不自行減藥、停藥。
2、藉由練習深呼吸、肌肉放鬆技巧改善焦慮情緒。
3、安排適當活動轉移注意力。
4、學習壓力因應技巧,加強解決問題的能力。
5、維持良好人際關係,遇無法解決的問題時,能主動尋求可利
用的資源協助。
品質優先、視病猶親、突破創新
新世紀、新願景、新希望、新中榮
經精神科醫師專家檢視
台中榮民總醫院護理部編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