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病藥物介紹
壹、抗精神病藥物怎麼吃? 
「真的要吃一輩子的藥嗎?」、「我要憑自己的意志力戰勝病魔?」、「病好了,就可以不要吃藥?」
藥物治療是目前對抗精神病最有效的方法,但病人和家屬在服藥過程中因擔心藥物副作用,而易失去信心,自行停藥或減藥,卻引發更嚴重的復發。故將藥物作用及注意事項簡單說明如下。
貳、抗精神病藥之作用與副作用 
第一代抗精神病藥於1950年代問世,可以改善幻覺、胡言亂語、激躁或怪異行為。但副作用可能有口乾、小便困難、心跳加速、坐不住、眼睛上吊、流口水及臉部肌肉抽搐或頻繁眨眼。在1990年代出現的第二代藥物,副作用有些許不同,如胃口增加、發胖、白血球數目下降。副作用少於傳統型的抗精神病藥物。
參、藥物副作用之處理方法
*口乾:以水漱口、常刷牙、嚼口香糖、利用護唇膏保持嘴唇之濕
潤
*體重增加:少吃泡麵、炸類、零食等高澱粉類、高糖類及油類食
物,適度運動
*便秘:無身體限制飲水狀況時,每天喝2000CC水分、高纖維蔬菜
水果、優酪乳,適度運動,詢問醫師軟便劑之使用
*小便困難:無身體限制飲水狀況時,每天喝2000CC水分、適度運
動,詢問醫師藥物調整
*眩暈:自臥姿變為站姿時要緩慢,先坐在床沿,頭不暈時改為站
姿,不暈時才可移動身體,防範跌倒
*思睡:避免使用酒精及非法藥物,避免駕駛交通工具及操作危險
器械,增加休息時間
*肌肉緊張或抖動:詢問醫師藥物調整緩解副作用藥物
*無法靜坐:詢問醫師藥物調整緩解副作用藥物
肆、服藥之注意事項
*未經醫師許可,不可擅自停藥或改變服藥方式
*避免抽煙,因為抽煙會加速代謝,降低本藥藥效
*避免飲酒,因為酒精會和藥物有交互作用,影響藥物之吸收或神經作用
*預備懷孕或已懷孕須事先告知醫師,討論藥物是否影響胎兒安全
*服藥期間若要餵母乳須事先告知醫師,討論藥物是否影響安全
伍、突然中斷用藥會造成之結果
是否調低藥物或停用藥物要由醫師對病情評估後決定,並不建議病人自行停用藥物,以免產生噁心、嘔吐、腹瀉、頭痛、失眠、躁動等症狀;停用藥物會使病情更難控制或惡化,因此須遵從醫師醫囑,切忌自行調整用藥量或挑藥吃行為
陸、藥物須要用多久
醫師會依病人精神症狀來調整藥物劑量,以達最佳治療效果,並將降低藥物副作用至最低程度。藥物使用時間需視臨床症狀而定,並由醫師評量。
品質優先、視病猶親、突破創新
新世紀、新願景、新希望、新中榮
經精神科醫師專家檢視
台中榮民總醫院護理部編印